loading

AI Agent 價值崩塌,放棄還是繼續留守?

撰文:Haotian

 

看著成堆幾近跌到谷底的 AI Agent 專案(19B——>6B),頗有種集體團滅的死亡威壓感,除了心痛之外,不少人都陷入了迷茫。 AI Agent 板塊到底怎麼了? 反思復盤下,談幾點看法:

 

1)屍骸成山在新趨勢初期階段很常見,因為作亂者發新資產的速度遠大於創新專案落地兌現的速度。 大部分人都在烏泱泱一堆未能驗證的概念裡被迫「PVP」,雖然我們投研博主盡可能以 PVE 心態努力發掘價值專案,但本質上逃脫不了,AI Agent 敘事革命目前還是一場套著 AI MEME 的假面舞會。

 

不過,散戶的 Fomo 或唱衰情緒都決定不了終局,一旦 AI Agent 跑出可延續性的新樂高範式,主力資金的選擇才能佐證 AI Agent 能否成勢。

 

2)背靠 AI +Crypto 的歷史性大融合方向,AI Agent 無法被證偽。 短期很多人會以 web2 的 AI Agent 的應用落地價值來詬病 web3 的 AI Agent 炒概念,這無可厚非。 但,AI Agent 以應用驅動的內核不會變,只不過 web2 選擇了 API 調用、使用者付費等商業模式,web3 選擇了 Tokenomics。 所以,一切 AI Agent 之上抽象的概念都會在單體 AI 應用場景上得到驗證。

 

比如,DeFai 類 AI Agent,用 TEEs 實現自主託管資產只是第一步,能否讓 AI 自主根據自然語義理解轉化成實在的 Swap、Staking 等操作是第二步,但真正驗證商業模式成熟的邏輯是 AI Agent 鎖定 TVL 的增長,用戶基於 AI Agent 執行操作的 TXs 的增加,AI Agent 執行鏈上交易對於使用者 UX 體驗的優化(Gas 摩擦、 盈利概率等)。 在這些無法驗證之前,很難百分百肯定哪個專案會走出來;

 

在此之前,放下沖MEME的錯過焦慮症,鎖定一些價值項目的創新性落地利好,直到一個真正破局的可驗證商業創新點出現,一個可以累積豐盈組合商業價值的成熟「地基」形成。

 

3)AI Agent 看似已經細分到了包含單體 AI、框架標準、DeFai 等諸多細分領域,但基本沒脫離「草台班子」的氣質。

 

儘管任何創新領域初期都擺脫不了「亂紀元」的混沌態,但 #ai16z 開源精神圖騰背後的產品里創新乏力,#Virtual 推陳出新背後的成熟 Agent 落地挑戰,以及諸多一個 dev、一個 repo、一個潛在商業 Roadmap 就能帶來的 30-300M 的市場預期顯然偏「非理性」了。

 

應該說,錯誤的估值和定價體系,錯誤的 PVP 速通 Fomo 環境,跟不上的價值創新信心面等等共同造成了 AI Agent 短期崩塌。 幸運的是,AI Agent 的市場預期面還在,鐵血 Holder 們雖然痛但還在堅守,不少有實力、有技術含量、有高門檻的創業「正規軍力量」正在跑步進場,比如:#arc 對 ai16z 的持續追趕和挑戰等等。

 

顯然前期靠 AI Agent 敘事快速資產發行和 MEME 化玩法的 AI Agent web3 起專案模式已經被證偽了,而下一波的創新正在積蓄力量中,這個市場冷靜期,也許正是投研發掘潛力專案的時間視窗。

 

 

此篇文章取自foresightnews:

http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78153

AIC 團隊敬上

202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