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幣安試水盤前交易「漲停板機制」,RED 開盤前三天最多漲 400%,適用性有待市場檢驗

撰文:Weilin,PANews

 

2月25日,幣安宣佈將在Launchpool盤前交易中上線「漲停板機制」測試,此次測試針對 RedStone(RED)代幣。 RedStone (RED) 是幣安 Launchpool 的第 64 期專案,一個跨 EVM 和非 EVM 鏈的多鏈預言機。 在此次盤前交易規則中,幣安表示,為了推動創新並提升使用者交易體驗,推出了「漲停板機制」(Price Cap Mechanism)。 不過,這一機制僅在 RED 代幣的發行時進行測試,是否會成為長期功能仍未確定。

此前 2020 年 3 月 12 日的比特幣暴跌事件,火幣曾在隨後推出部分清算和熔斷機制,然而這些措施並未被交易所廣泛採納。 幣安前CEO趙長鵬當時也表示,(加密貨幣市場)設置熔斷機制不太可能,他認為這隻能在完全壟斷的市場中實行,自由市場上則無法操作。 這一次,不少加密使用者對新機制表達了不同的看法。

 

幣安測試盤前交易漲停板機制,以 RED 代幣首次試水

 

根據幣安公告,使用者可以從 02 月 26 日 08:00(東八區時間)開始,在 Launchpool 網站上將 BNB、FDUSD 和 USDC 投入到 RED 獎勵池中獲得 RED,活動持續 2 天。 幣安盤前交易將於 2 月 28 日 18:00(東八區時間)上市 RedStone (RED),並開通 RED/USDT 交易市場。

 

為了驅動創新並提高使用者的交易體驗,幣安推出幣安盤前交易市場新功能——漲停板機制。 該機制將限制盤前市場前72小時的最高交易價格,代幣價格漲幅不得超過初始開盤價的一定百分比。 盤前市場開盤的 72 小時後,將不再有價格限制,交易恢復正常。

 

根據提示,此漲停機制僅在 RED 代幣發行時進行測試,目前尚不確定該功能是否會成為未來盤前市場的長期功能。

 

根據盤前交易規則,個人最高持倉限額為 5000 RED。 具體的漲停板規則如下:

 

2025 年 02 月 28 日 18:00 - 2025 年 03 月 01 日 17:59 (東八區時間):最高可下單價格為開盤價的 200%

2025 年 03 月 01 日 18:00 - 2025 年 03 月 02 日 17:59 (東八區時間):最高可下單價格為開盤價的 300%

2025 年 03 月 02 日 18:00 - 2025 年 03 月 03 日 17:59 (東八區時間):最高可下單價格為開盤價的 400%

2025 年 03 月 03 日 18:00 (東八區時間)後: 無價格限制

此外,RedStone (RED),代幣總 / 最大供應量:10 億枚 RED,Launchpool 總量:4000 萬枚 RED(代幣最大供應量的 4%)初始流通量:2.8 億枚 RED(代幣總供應量的 28.00% )。

 

個人每小時獎勵硬頂如下,

BNB 礦池:66,666 RED

FDUSD 礦池:8,333 RED

USDC 礦池:8,333 RED。

 

漲停板機制為應對新幣暴漲暴跌,有無加密適用性?

 

幣安所稱的「漲停板機制」實際上也可視作一種熔斷機制,但幣安尚未明確停止交易的時間。 這個機制最初來自傳統金融市場,是指當股指波幅達到規定的熔斷點時,交易所為控制風險採取的暫停交易措施。 以紐約證券交易所為例,紐約證券交易所實施了三個熔斷閾值,衡量標準普爾 500 指數與前一交易日收盤價的跌幅——7%(一級),13%(二級)和 20%(三級)。 當達到前兩個閾值時,將暫停交易 15 分鐘。 而在三級閾值下,交易將停止。

支持者認為,熔斷機制有助於穩定市場情緒,防止投資者過度反應。 幣安此次測試的漲停板機制,旨在防止新幣上市時出現暴漲暴跌,從而減少極端波動,並避免因投機或操控導致價格暴漲。 這一機制旨在讓盤前市場的交易更具可控性和可預測性,併為市場提供足夠時間消化資訊,避免開盤后出現劇烈的波動。

然而,反對的用戶認為,這一機制可能違背了加密貨幣宣導的去中心化理念。 加密市場的波動性較大,熔斷點的設定本身就具有挑戰性。 有用戶考慮,能否在幣種的演算法與設計上加入熔斷機制。 但以加密貨幣行業整體自由市場原教旨主義的態度而言,這些想法恐怕都不太現實。

 

此外,加密市場是 24 小時不間斷的,且存在多個交易平臺。 如果某個平臺宣布實施熔斷機制,可能會導致不同平臺間的價差加劇,從而引發套利行為。 加密使用者@ChequerCat666 指出:「沒有用,除非這個幣全網只有幣安一家獨上,包括 DEX(去中心化交易所)都不能有。」但支援的用戶認為,能否形成一個類似國際油價 OPEC 的聯盟機制,共同設計與運行熔斷機制。

使用者 MetaverseDrug@MetaverseDrug 表示,這一次幣安的新機制可能會偏離其設立初衷:「初衷可能是防止專案『聖誕樹』,可是出現在了這個市場行情下,得,不用怕逼空了。」巨集觀經濟和加密 KOL 白丁@Geight16 認為,只有上漲熔斷,沒有下跌熔斷,這樣的規則顯得不太合理。

 

同時,KOL DeFi 小礦工@DeFi8362 在 X 平臺上表示,這個價格漲停板機制的生效期過長:「這樣就看幣安怎麼定開盤價了,如果定低了。 三天一直都是 400% 的漲幅,直接封盤。 如果高了的話,這個規則好像就沒啥用了,感覺會是前者。 我第一次接觸熔斷機制是當年火幣打新的時候。 不過熔斷時間很短,應該是十分鐘,還是有點效果,可以減少開盤后的不必要波動。 也能讓散戶相對理智的思考幣價。 不過三天時間,有點太長了吧。」

3·12 比特幣暴跌后,火幣曾推出熔斷機制,效果如何?

如上文提及,2020 年 3 月 12 日,比特幣價格經歷價格「黑天鵝」暴跌事件。 在 3 月 12 日至 13 日之間,比特幣價格跌幅超過 50%,隨後出現反彈。 在這次崩盤期間,BitMEX 的清算額在一個小時內超過了五億美元。 平臺還出現了宕機,BitMEX 將宕機歸咎於 DDoS 攻擊。

然而,BitMEX 在宕機期間的暫停交易,效果與股市的「熔斷」機制十分相似,尤其是在投資者情緒最為恐慌時暫停了交易數十分鐘,這也引發了行業內不少人的感慨,認為 BitMEX 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熔斷」市場的作用。

火幣的加密貨幣衍生品交易平臺 Huobi DM(Huobi Derivatives Market,火幣衍生品市場)隨後宣佈,推出新的清算機制,提供部分清算功能,而非一次性清算。 透過這種機制,系統會由計算出的使用者敞口來確定保證金比率,分階段自動清算用戶的倉位,直到保證金比率大於零。

 

火幣 DM 解釋道:「採用新機制,系統將自動開始逐步分階段清算用戶的頭寸。 清算過程還包括熔斷功能,當檢測到清算價格與市場價格之間有較大差異時,該功能將停止清算。」

 

不過,火幣合約相關負責人也在推特平臺上澄清,這和傳統市場上的熔斷機制並不一樣,清算不會停止交易。

 

加密貨幣投資基金 Multicoin Capital 的管理合夥人 Tushar Jain 當時表示,對加密貨幣產業來說,熔斷機制似乎是有説明的,加密市場價格走勢證明瞭整個加密貨幣產業需要建立出一個熔斷機制。 加密市場結構崩潰,領先的交易所需要共同努力以防止重蹈覆轍。

 

但幣安前CEO趙長鵬也在同年3月表示,「熔斷機制只能被用在完全壟斷的交易所,比特幣交易是自由市場,能夠在數家交易所交易,這根本行不通.....別忘了還有去中心化交易所,而且誰說7%是正確的數字,為什麼不是1%或70%?」

 

火幣的熔斷機制並沒有在隨後被加密交易所廣泛採納,這一次,幣安將首次測試的「漲停板機制」進一步探索這一方向,究竟會帶來怎樣的市場效果? 後續的動態,值得進一步關注。

 

 

此篇文章取自foresightnews:

http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78922

AIC 團隊敬上

2025/3/6